電江南体育子產品“心臟”實現“板量”生產

  成功案例     |      2024-06-27 11:54

  JN SPORTS“噠噠噠噠……”透過走廊的玻璃望去,撞針伴隨著智能化生產設備的指引上下撞擊。經過撞針“繡花”后,一顆顆面積為3.2毫米×2.5毫米大小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呈現在記者面前。

  這是位於瀘州市納溪區的四川明德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產品——晶振的生產過程。晶振,全稱石英晶體諧振器。不同於其他業內同行的單個生產工藝,在這裡,這款被稱為電子產品“心臟”的配件,可實現“板量”生產,即按整板生產。

  從單個到“板量”,明面上看,是節約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其背后,卻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巨大變革。

  在明德亨公司一樓的樣品展示大廳中,能看到部分與其深度合作的企業江南体育,其中不乏索尼、小米、長虹等知名企業。

  “我們主要產品是晶振,目前在電子產品市場佔有份額保守估計有近10%。”明德亨公司總經理馮林元說。

  晶振是移動終端、汽車等領域各種電子產品的必配元件之一。在業內,晶振有著電子產品“心臟”的“美譽”,凡是使用芯片的電子產品,都需要搭配使用晶振。

  目前,全國生產晶振的企業很多,但明德亨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智能加工線的企業。在企業智能無塵生產車間裡,該公司的專利產品“SMD-3225激光封焊石英晶體諧振器”是主打產品。

  “若按每月生產7000萬個來算,業內同行需要500人,但我們公司隻需 80人。”馮林元說。

  效率為何差距如此大?馮林元告訴記者,除了企業擁有智能生產線,還因為實現了“板量”生產,“同行生產晶振是以單個為生產單位,我們公司則是以整板182個為單位量產。”

  效率出現巨大差異,兩項核心技術是關鍵。明德亨公司智慧工廠智能化生產線是完全獨立自主研發的國內晶體行業首條智能化生產線,獨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整板制造石英晶體工藝,屬全球首創,顛覆了60年的晶體傳統生產。

  “當前,明德亨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並遠銷國外。”馮林元說,從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月產7000萬個的產量已稍顯緊張。

  為滿足新興市場需求,企業正規劃建設二期SMD-2016(即:2.0毫米×1.6毫米)型新產線,設計月產能5000萬個,相較於SMD-3225,它的體積將更小,並且按整板制造工藝,每板可產出315顆,可順應當前市場上產品小型、薄型和高頻率的要求。

  此外,明德亨公司還在瀘州建立自主研發的工業4.0互聯網平台,基於工藝研發、加工技術和制造模式的創新建設了明德亨智慧工廠。

  “明德亨智慧工廠生產制造採用工業4.0智能制造系統,是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物聯網平台。”馮林元介紹,通過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增值服務等環節進行一體化集成,服務器接收設備上傳的信息下達生產任務,便可同時進行不同規格產品的柔性制造江南体育。

  “改變傳統批量定制的生產模式,實現數據交互和大數據分析,達到制程自診斷、自適應、自優化。”馮林元介紹,與傳統產線相比,智慧工廠生產效率提高500%,生產成本降低30%,工藝先進性超越日本、韓國,成為晶體行業標杆企業。

  “公司將在瀘州打造集技術研發、原材料制作、設備制造、產品生產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逐步實現晶振全流程智能制造,促進行業向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馮林元說,未來,公司還將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重點發力江南体育,升級智能生產線的同時,完善產業鏈數字平台,“平台不僅方便客戶下單,更能提高管理效能。”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